湖北日報訊 記者 劉娜
  身中14刀仍將歹徒制服,鮮血染紅了牆壁和地面。
  這個初夏,黃梅民警陳建中讓我們牽腸掛肚。
  危難時刻,人民警察挺身而出,用生命踐行宗旨,用鮮血大寫“公僕”。
  百姓誰不愛好官?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,大雪封門的時候,進村入戶訪貧問苦,風沙最大的時候,帶頭查風口、探流沙,肝病發作之時,仍奔走在蘭考的鹽鹼地。
  焦裕祿離開我們的50年裡,他的精神穿越時空,在荊楚大地歷久彌新。
  從信訪局長吳天祥到水務局長蔣志剛,從“擋刀哥”王勁松到“麵條書記”黃春香,從女稅官王靜到“活字典”塗紅剛……在群眾生活的每一天,在急難險重的每一刻,焦裕祿式的好幹部與群眾心相連,手相牽,引領群眾走向希望的春天。
  政治路線確定以後,幹部就是決定因素。
  國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,社會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,個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,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黨員領導幹部擎時代之大旗,做時代之先鋒。
  群眾身上有多少泥,他身上就有多少泥
  他的生命中沒有農閑——
  安陸市農業局植保站站長周小賀,一年裡有200多天奔走在農田裡,足跡踏遍安陸每一個村組。去年入夏後,安陸遭遇特大旱情,周小賀頂著烈日忙碌在抗旱防治病蟲害一線。8月2日,連續工作8天后,因中暑誘發急性心臟病溘然長逝。兩個月後,農業部發文在全國開展向周小賀同志學習活動。
  移民是他最大的牽掛——
  清早起床察看移民新村的蔬菜基地,上午去移民新村便民服務大廳,下午,去鎮工業園調查移民就業,晚上,去鎮福利院陪伴移民老人,4年來,丹江口市丁家營鎮黨委書記張吉來每天和移民在一起。同事請教怎樣做好移民工作?張吉來說,多去移民家“看面桶、觀米缸、摸被褥、問冷暖”。2013年,張吉來被評為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。
  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,卻深深走進群眾心裡——
  孝感社區民警吳和平突發腦溢血,累倒在工作崗位上,至今沒有醒來。住院期間,轄區幹部群眾300多人,自發趕到醫院看望,少則兩三次,多則七八次。擔任片警30多年,吳和平多次拒絕提拔重用機會,為社區群眾辦小事、解難事上萬件,他的生命已融入彎彎曲曲的街巷。
  周小賀、張吉來、吳和平……還有更多群眾身邊的好幹部,他們與群眾一起摸爬滾打,像焦裕祿同志那樣,“群眾身上有多少泥,他的身上就有多少泥”。
  我們的力量在人民、根基在人民、血脈在人民,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、信任和理解,我們的政權才有了堅實的大廈之基,黨的正確主張才能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。
  從纏訪到要求入黨,周龍漢經歷了被好幹部幫扶、感染、帶動的心路歷程。5年前,他追歹徒被打殘,到處上訪、憤世嫉俗。鄂州殘聯主任科員蘇柳英走進他、關心他,到處托人幫他找工作:公益性崗位不要,企業不聘,一家養魚戶雇了他10天又送回來。怎麼辦?蘇柳英手把手教他種菜、賣菜。有了穩定的生活來源,周龍漢感念“蘇姐”的好,幫助鄰裡、靠攏組織,2012年光榮加入共產黨。
 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,群眾的力量無窮。和群眾在一起,我們的事業無往而不勝。
  心裡裝著全體人民,唯獨沒有他自己
  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後期,肝病越來越嚴重,發病時,他常用硬物撐在藤椅上,頂住肝部,久而久之,藤椅竟然被頂出了一個大洞!
  心裡裝著全體人民,唯獨沒有他自己——“鐵面水官”蔣志剛常常奮戰在防洪抗旱一線,數度與死神擦肩而過,水庫面臨潰口,蔣志剛下井勘察,他在26米深的豎井中上下七八次,終於獲得準確數據。“當時一塊銹鐵脫落,掉到志剛身邊,要是被擊中頭部,他就沒命了。”同事潘儀明至今心有餘悸。他清正廉潔,執掌水利工程驗收簽字權,家裡卻簡樸得連防盜門都沒裝。“藥罐子書記”楊徵民,上初中時患病被誤診為肺結核吃錯藥,落下後遺症,每天都要吃藥。松滋市卸甲坪山高路遠,偏僻落後,很多幹部連提拔都不願到卸甲坪。2009年12月,37歲的楊徵民就任卸甲坪鄉黨委書記後,拖著病軀帶領幹部群眾修路引水,建起10座水廠,全鄉人喝上了安全乾凈的自來水。通水時,村民自發放鞭炮慶祝。“水果湖街的好當家”黃春香提出用世界眼光建設水果湖,經常帶領下屬加班加點,每次加班到晚上,都是一碗麵條填飽肚子,生日當天也不例外,因此得名“麵條書記”。如今,中北路流金淌銀,20多家省級金融總部企業入駐,楚河漢街風情醉人,成了武漢新名片,她卻永遠離去了。“與時間賽跑”的十堰市張灣區正處級資政員孟國民,2008年初,剛因腦溢血住院康復不久,就不顧家人朋友勸阻,選擇偏遠的柏林鎮太山溝村作為自己的扶貧點。種植優質高產經濟作物,吸引專業蔬菜承包商承租經營;在水庫邊建特色農家樂;與隔壁村打通公路,發展生態旅游……孟國民不斷貢獻新點子。“希望在明年退休時,村民年人均收入能達6000元以上。”他說。
  蔣志剛、楊徵民、孟國民、黃春香……他們熱愛事業勝過自己的生命,個人利益在他們眼裡很輕很輕,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很重很重,他們是焦裕祿精神在新時代的標桿!
  今年4月底,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發出通知,在全省黨員中開展向焦裕祿式的好幹部蔣志剛同志學習活動。
  拜群眾為師,普通幹部綻放耀眼光華
  鄂城區池湖村73歲的老黨員何少卿,從村幹部職務上退下來後,群眾推選她為池湖村11組組長。2008年,村裡啟動新村建設,有些農戶不太願意,村黨支部請何少卿出山。為做通一戶農民的思想工作,她拿出自己的上等菜地與其調換。
  池湖村靠近市區,人均耕地很少,卻有個荒廢了多年的洋湖,去年,何少卿帶領大家齊心協力幹了一個多月,湖心堤終於完工。如今,洋湖已成為村民的“財湖”:開發出來的湖田,30多畝種了蓮藕,90多畝養了魚。
  荊楚大地上有很多像何少卿這樣的基層黨員幹部。“拜群眾為師,為群眾著想,就一定能走進群眾心裡。”何少卿說。“眼睛失明後,我更讀懂了群眾的心。”武漢市江漢區青松社區書記鄭紅說。
  去年,江漢區投資800萬改造青松社區,一開始卻遭到居民抵制。社區改造要封閉化管理,晨練的,出門要多走兩步,做生意的,鐵門晚上關了不能營業;把私設攤點改成公共綠地,觸及了一些住戶的利益。看到39棟彭爹爹中風後無人料理生活,鄭紅聯繫上政府公益崗位的護工,護工每天到彭家2小時,幫助做家務,推他出門轉轉,彭爹爹心情變好;隨後,又為彭爹爹的女兒落實了社保政策,每月可以免交部分社保金。不久,彭爹爹主動說服女兒賣掉了支在樓下的臺球桌。
  大半年裡,白天安排督辦施工、晚上走訪住戶,鄭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。一天早晨醒來,左眼突然失明,醫生要求住院治療,可她放不下社區工作,只在早晚去打針。居民知道後,自發來到社區,有的提出要開車送她去醫院,有的說幫她照顧小孩;以前不支持改造的居民也悄悄發來短信道歉。
  以心換心,心貼心。在農村社區,在廠礦企業,在學校醫院,無數何少卿、鄭紅這樣的基層幹部,用點滴之舉,把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,把群眾的心捂熱,把黨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。
  以焦裕祿為鏡,我們能為後人留下什麼
  “以焦裕祿精神為鏡,我深感慚愧。”恩施市委書記向前進說,慚愧的是,與他相比,差距很大還尚不自知,下基層多是“坐著車子轉、隔著玻璃看”,聽彙報、安排佈置多,以工作問題代替作風問題;常以經濟快速發展而喜,卻沒有真正把20萬貧困線下的群眾放在心上。向前進暗下決心:辦好龍鳳試點,增強綜合扶貧實效,不讓貧困代代相傳;建設新型城鎮化,提升發展水平;通過改革創新,提升公共服務水平。
  3月19日,省委發出通知,要求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“一把手”,對照焦裕祿同志的公僕情懷、求實作風、奮鬥精神和道德情操,反覆鏡鑒,深入思考,認真查找思想境界、能力素質、作風形象等方面的問題和不足。
  對照焦裕祿精神攬鏡自照,松滋市委書記蔣鴻有點“臉紅心跳”。
  3月30日,他跟隨普通患者辦住院手續,群眾的艱難讓他驚訝。為何驚訝?因為他自己生病,走的都是綠色通道,沒有體驗過群眾的苦。“焦裕祿剛到蘭考,就主動提出取消幹部‘特供證’,我們能不能向群眾承諾,生活上不搞特殊化?”市委常委會上,蔣鴻的提議得到大家的認可,常委們帶頭做出“十不承諾”。4月21日,松滋市所有公立醫院啟動“先看病後付費”機制,患者拍手稱快。
  和群眾生活在一起,就能體驗民生疾苦,做出符合群眾意願的決策。在焦裕祿精神的照耀下,許多縣市委書記自覺洗去作風之垢,贏得群眾真心擁護。
  4月19日下午,紅安縣委書記餘學武忙完手上的工作,乘車來到城關鎮東上店村65歲的“五保”老人魏正楷家,正趕上他家新房打地基,老人正在搬磚。餘學武趕緊上前,把老人扶進家裡,脫下外套,一趟一趟地搬起來。“書記一點官架子都沒有,我們相信他!”村民魏正明說。焦裕祿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,我們能為後人留下些什麼?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黨員幹部怎樣引領時代?問題的答案,要靠更多好幹部終其一生來回答。
  (原標題:公僕情深,引領時代當先鋒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d61qdlbu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